铅酸电池行业:老树新花—供需紧平衡涨价周期开启

来源:开云体育    发布时间:2025-04-12 18:24:23

  历史最悠久的二次电池,产品技术成熟。铅酸电池,又称铅蓄电池、铅酸蓄电 池等,发明于1859年,是使用历史最悠久的二次电池,其构成部分大致上可以分为正极板、 负极板、隔膜、电解液。其中正极板由铅基合金板栅和二氧化铅组成,负极板由铅 基合金板栅和海绵铅组成,隔膜由超细玻璃纤维制成,电解液为稀硫酸,上述材料 均为不可燃物质,因此铅酸电池具有高度安全性。铅酸单体电池标准电压为2V,为 满足高压用电需要,单体电池通过串联方式组成高压电池组以满足下游应用需求。

  铅酸电池根据应用场景大致上可以分为启停类、小动力类和备电储能类等。启停铅酸 电池主要用作汽车启停电源;动力铅酸电池主要用作电动两轮车、叉车等特种车辆 动力电源;储能铅酸电池大多数都用在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的电能存储,也可应用于风 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的存储、并网调峰调频等。按结构划分,铅酸 电池最重要的包含富液与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中阀控式对密闭性要求比较高、结构更 复杂,技术壁垒更高。 铅酸电池凭借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充放电率高、电压稳定、安全性好、价格低、资源循 环利用率高等优势,在锂电池普及前为二次电池主要技术路线。根据中国联通经济 智能实验室统计,目前我国铅酸电池应用场景以启停铅酸电池和动力铅酸电池为主, 合计占比超过70%。具体来看,2023年中国铅酸蓄电池细分市场占比结构中:汽车 起动(启停)占比达44%、电动车动力(小动力)占比27%、通信(基站与数据中 心备电)占比9%、电力(风光配储)占比7%。

  铅原料为铅酸蓄电池主要成本,供需稳定下铅酸蓄电池价格与铅大宗挂钩。铅 酸蓄电池主要由原料铅、电解液、隔板、外壳及其他材料、制造与加工费用及其他 构成,占比分别为40%、10%、10%、5%、30%、5%,原料铅与制造费用为主要 成本来源。铅酸工艺成熟,制造费用受规模效应与产能利用率影响各家较为固定, 而各类铅酸蓄电池因其应用场景的需求差异导致铅浓度存在比较大差异,因此在供需 稳定情况下,铅酸蓄电池价格主要与铅大宗价格挂钩。

  需求端: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分应用场景下AIDC需求有望拉动备电类铅酸电池 新成长。根据Straits测算,2024年全球铅酸电池市场规模约533亿美元,同比增长 5.2%,2023年以来AI拉动的智算中心建设需求带动铅酸电池市场空间持续增长。根 据Straits预测,全球铅酸电池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560亿美元提升至2033年的828 亿美元,8年复合年增长率达5.0%,其中亚太区域受UPS、小动力及储能备电需求 影响,为全球铅酸电池主要市场,2025-2033年复合增长率达4.6%。中国作为世界 上最大的铅酸电池生产国、出口国与消费国,约占全球1/3市场规模。根据华经产业 研究院数据,2023年中国铅酸蓄电池市场规模1750亿元,2018-2023年的CAGR为 2.7%。

  供给端:环保政策趋严,中小企业逐步出清,供给端进一步趋严。铅酸电池作 为重污染行业,2012年以来政府持续加大对淘汰落后产能的出清力度,加快废旧产 品回收再利用。 2012-2015年政策集中在污染防治和淘汰落后产能:2012年5月,工信部发布《铅 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规定3年内淘汰一半落后产能。2012年11月,发布《铅 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80%行业企业要达到清洁生产二级 水平要求。2013年,工信部、环保部、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 铅产业规范发展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禁止将落后产能向农村 和中西部地区转移。2015年12月,工信部发布《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 年本),对新建、改扩建,以及现有生产企业产能做出规范要求,达标企业可开展 生产经营,同时新型铅蓄电池不受产能规范限制。经过近5年调整,根据中国联通经 济智能实验室统计,国内铅酸电池公司数从2012年的1500家一下子就下降至2017年 的147家,初步实现铅酸电池行业的快速出清。 2019年至今政策集中在污染防治和电池拆解回收:2019年1月,生态环境部、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9部委发布关于印发《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指出要整治废铅蓄电池非法收集处理环境污染,2月工信部出台《新能源汽车废旧动 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明确对新能源电池企业在项目选址、 技术装备、工艺路线、资源综合利用、能耗、环境保护要求、产品质量等方面做出 具体解释和原则要求。2020年,生态环境部出台《废铅蓄电池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审 查和许可指南(试行)》,进一步规范铅蓄电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和证后管 理工作。2023年12月,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开展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 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废铅电池污染防治,促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推动废铅 蓄电池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转移便捷化。根据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披露数据,2015 年后经过9次企业准入名单调整,截止2024年8月,国内现存取得经营许可的铅酸蓄 电池企业为132家,铅酸电池公司数持续下降。

  国内铅酸电池产业链成熟,产量与出口量连续5年稳步增长。目前国内已形成从 铅矿开采、冶炼到电池制造到回收的完整铅酸电池产业链,受益于电动两轮车及UPS 等下游应用的持续增长,2019-2023年国内铅酸电池产量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铅酸蓄电池产量2.98亿kVAh,同比增 长10.5%,叠加部分中小企业落后产能逐步出清,头部企业开工率保持比较高水位。 此外,国内铅酸电池出口规模亦保持稳步增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铅酸电 池出口数量2.5亿个,同比增长5.9%。

  竞争格局:前五大企业占据近70%市场占有率,主要聚焦小动力与启停领域,通 信备电领域企业较少。随着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压力加剧与环保政策趋严,铅酸电 池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细致划分领域看,天能股份、超威动力、骆驼股份主要聚焦 于两轮车小动力、汽车启停类铅酸电池,头部企业中仅南都电源、圣阳股份、双登 电源、雄韬股份、理士国际面向数据中心与通信备电中有大规模出货。

  智算需求推动国内外云服务厂商与通信厂商均加大AIDC建设力度。随着AI大模 型开发深入与应用场景推广,国内外各大云厂商均加大AIDC建设力度,根据DellOro Group发布的数据,得益于云服务商加大对AI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加快专为AI训练 的服务器部署,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CAPEX增长51%,达到4550亿美元。根据中 国信通院《中国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数据,预计2024年中国智算 中心市场规模超千亿元人民币、2028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886亿 元,智算中心市场增长动力由训练切换至推理。2025年国内互联网与通信运营商均 加大AI与云计算领域资本开支,如阿里宣布未来3年至少投资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 计算和AI的基础设施,这一金额超过阿里过去十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总和, 突显集团对AI驱动增长的聚焦,以及作为全球领先云计算供应商的定位;中国移动 宣布对推理资源投资“不设上限”;中国电信宣布对算力投资“不设限”、灵活调 整,凸显智算需求建设紧迫性。

  AIDC建设拉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根据Semianalysis数据,全球数据中心电力 消耗将从2023年的49GW迅速增加至2026年的96GW,90%的增长驱动力来自AI。 其中,AI需求将从2025年约20GW增长至2026年约40GW、2028年约80GW,增速 远大于非AI服务器需求增量,未来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成为各国电力需求的重要一 环节。

  UPS/HVDC作为数据中心备电的关键一环,保障电能短期供应稳定,铅酸电池 为国内数据中心备电首选。我们在《AI能源系列之一:AIDC赋予电气设备新机遇》 中曾详细的介绍数据中心的三级供电与三级备电架构,其中UPS/HVDC作为备电的关 键一环,主要为弥补电网断电到柴油发电机达到稳态功率前的电力支撑,一般要求 备电时长达15-30分钟。HVDC相较于UPS减少逆变DC-AC环节,输出240V/400V直 流电,转换效率更加高,有望成为智算中心标配。但无论选择UPS或HVDC技术路线 均需搭配铅酸电池使用,其凭借高安全性成为国内数据中心备电的首选电池路线。

  基于安全性考虑数据中心备电仍以铅酸为主,头部厂家贡献主要份额。根据双 登股份招股说明书,尽管锂电池技术已相对成熟,但铅酸电池凭借其高安全+空间布 局灵活的特性在我国数据中心备电领域的市占率仍超过90%,锂电池渗透率不足 10%。目前国内布局数据中心用铅酸电池的企业主要有双登股份、圣阳股份、南都 电源、雄韬股份、理士国际等,头部企业占据主要份额。

  数据中心用铅酸电池标准严格,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应用场景。相较于启停、小 动力与通信基站类场景,数据中心备电对铅酸电池在循环寿命、放电倍率、安全性 与免维护性上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数据中心类铅酸电池供应商主要为通信类铅酸电 池厂商。从结构上看,数据中心用铅酸因密闭性要求,主要是采用阀控式结构,且高 功率需增加铅浓度,价格普遍高于其他领域用铅酸电池。根据钜大锂电数据,数据 中心类铅酸电池价格约0.6-0.7元/Wh,约为启停类和小动力类铅酸电池0.3-0.35元 /Wh价格的2倍。

  预计数据中心铅酸电池25年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26年后供需状态持续偏紧。 考虑国内通信类铅酸电池需求大多数来源于通信基站+AIDC+传统IDC三部分,根据工信 部通信业统计公报,2024年全国新增移动电线通信基站增速分别为28%/25%/23%/20%/20%/20%,5G基 站占比逐步提升,4G基站平均功耗1.3kW、5G基站平均功耗为4G基站的3倍,备电 时长4h,同时考虑通信基站备用电池锂电化趋势明确,测算2025-2030年通信基站 用铅酸电池约7-8GWh需求,对总量影响有限。而AIDC用铅酸电池需求在2025-2030 年分别为8.2/12.6/16.9/22.0/27.5/33.0GWh,考虑铅酸电池行业受环保政策限制扩 产较难,预计数据中心铅酸电池25年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26年后供需状态持续偏 紧。

  产能转换+白名单认证需一定周期、供需紧平衡延续、涨价周期有望开启。铅酸 电池行业受过去数年低迷需求影响,头部企业主要聚焦特定应用场景,产线切换需 要技术+销售双重考验,且多数铅酸电池企业将原有产能改为锂电产能,放弃部分铅 酸产能,可应用于数据中心领域产能更具稀缺性。若2026年智算中心建设景气度维 持,产能仍将保持紧平衡。此外,数据中心铅酸电池需白名单认证,新企业认证周 期较长,认证难度高于市场预期。若供需紧平衡延续+新增订单需求周期较短,高功 率铅酸电池有望开启涨价周期。

  铅酸电池历史悠远长久,已进入多家互联网厂商数据中心采购白名单。公司前身为 1991年成立的曲阜市电源厂,2007年改制为民企后于2011年深交所上市,2020年 通过向山东国惠定向增发1.05亿股实现控股权变更,目前山东国惠(山东省国资委 100%控股)持有公司23.08%股权,为公司控制股权的人。公司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和 生产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的企业之一,提供备用电源、储能电源、动力电源等解 决方案,应用领域最重要的包含通信基站、数据中心、新能源储能等。数据中心方面, 公司中标世纪互联、中联大数据、合盈数据等第三方数据中心项目,入围阿里巴巴 数据中心电池白名单,实现数据中心市场占有率迅速增加。此外公司积极地推进国际化 战略,在稳定铅蓄电池业务基础上大力突破海外锂电产品营销售卖。依据公司2024年半 年报,公司成功入围4家全球知名电信运营商与铁塔公司短名单并实现供货,高压 UPS锂电产品中标多个东南亚数据中心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型电力市场 与储能市场业务取得较大突破。

  国资控股赋予新动能,瞄准数据中心领域实现铅酸突破+锂电升级。2015-2019 年公司收入稳步增长,但受铅大宗价格持续上涨影响毛利率、净利率有所下滑,业绩持 续承压。2021年国资控股+锂电化转型,收入连续两年实现迅速增加,2023年受行 业竞争加剧影响收入增速放缓,公司产量/销量/库存量分别4.4/4.6/0.5GWh,同比 +3.4%/+11.0%/+119.6%,公司通过精细化管控盈利能力持续修复。2024年上半年 备用电池(主要为铅酸电池)收入为4.0亿元,毛利率21.7%,同比+2.3pct。公司重 点聚焦通算与智算数据中心领域,国内市场加速铅蓄电池产品更迭换代,其中数据 中心高功率铅蓄电池、通信机房大容量长寿命铅蓄电池、欧洲市场专用耐高温循环 型狭长形铅蓄电池等型号市场认可度较高;海外市场紧跟锂电化趋势,推出具备4C 持续放电能力、循环次数超2000次的高压UPS大容量高功率电芯,进一步夯实数据 中心领域竞争优势。

  公司采取铅酸+锂电双轮驱动,已进入多家互联网厂商数据中心采购白名单。公 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创立之初聚焦于铅酸电池,主要应用于通讯 运营商备用电源等领域,后续相继开拓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储能等领域。目前, 公司形成“铅酸电池循环产业链”和“锂电池循环产业链”两大闭环;与“电池、 储能系统”+“回收”两大产业环节。数据中心方面:在国内先后与头部多家大型互 联网企业、服务商及金融机构形成长期合作;在海外南都作为唯一海外品牌入选美 国前五数据中心的优选供应商,成为美国高端数据中心市场的唯一非本土电池品牌, 成功进入亚太、拉美等大型数据管理中心高端市场。同时,其研发并推广IDC高功 率锂电系统产品,成功与伊顿、三菱、台达、富士等多家大型集成商达成和合作。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数据,公司位列全球基站/数据中心用锂电池出 货量(中国企业)排行榜第二。

  2015-2019年,南都电源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但受铅价波动影响,毛利率和净 利率有一定的波动性。2021年,公司加速新能源转型,强化锂电和储能业务布局, 锂电池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剥离民用铅酸业务,2022年阀控密封电池收入砍半。2023 年营收146.6亿元,海外储能产品放量,收入增速修复,公司产量/销量/库存量分别 约为50.38GWh/50.7GWh/2.21GWh,国外收入占比提升叠加高毛利率,弥补了国 内毛利率的下降。2024年上半年,阀控密封电池(铅酸电池)收入约为7.5亿元,毛 利率19.75%,同比+0.19pct。2024年业绩预告,营收84-9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 12-15.6亿元,主要系锂电池原料降价行业内卷、铅回收行业供过于求影响。 公司通过“储能+资源再生+固态电池”三大核心板块,构建了覆盖海内外的产 品矩阵。新型电力储能聚焦国内以及欧洲、北美、澳洲、日韩等国,位列中国储能 系统集成商2023年度全球市场出货量排行榜第四。工业储能即通信备电和数据中心 备电。固态电池研发突破复合固态电解质膜技术,目前重点开发低空飞行器、无人 机等应用场景,预计2026-2027年进入产业化阶段。

  铅酸电池产品线丰富,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领先。公司前身为1990年 成立的姜堰市密封蓄电池厂,率先在国内研发出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2005年 双登集团公司在伦敦证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蓄电池行业首家海外上市公司。2011 年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2025年递表港交所,拟于香港主板上市。 公司主要产品为铅酸储能电池及锂离子储能电池,产品线丰富,能够满足通信基站、 数据中心、户用储能、电力储能等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数据中心方面,公司开 发的基于风冷高安全技术数据中心储能系统,使用SHVP、HVC系列数据中心储能 电池,支持接入UPS、HVDC、巴拿马电源等不间断电源设备。客户方面,公司已 为国内阿里巴巴、京东、百度、万国数据、秦淮数据等客户提供产品服务,海外产 品应用于肯尼亚 Safaricom、挪威电信、蒙古峰会国家IDC等国际客户。据弗若斯特 沙利文统计,2023年公司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 一,市占率达10.4%。

  铅酸锂电双轮驱动,建立数据中心储能技术行业标杆。公司凭借高质量产品和 良好的市场口碑,把握住了智算需求增长带动数据中心及云计算设施扩建的市场机 遇,公司储能产品已累计应用于数百家数据中心。公司正在主导制定中国数据中心 UPS锂电的行业标准,为大数据时代的储能技术树立标杆。公司营业收入由2022年 的40.7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99亿元,增长主要由数据中心销售收入增加推动。 公司采取双技术路线,同时向客户供应铅酸电池和锂电池,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多样 化需求。根据双登股份港股招股说明书,2024年铅酸电池产能为6.62GWh,产能利 用率88.70%。2024年锂电池产能为2.14GWh,产能利用率67.1%。2024年铅酸电 池/锂电池毛利率分别为15.1%/20.6%,同比-3.60pct/-2.30pct,毛利率下滑主要原因 是铅锭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同时公司采用更具竞争力的定价条款以维持市场领先地 位。

  公司目前发展重心在锂电池,但铅酸电池仍占较大份额。企业成立于1994年, 总部在深圳,是国内最早从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研发和生产的专业厂家之一。 1995-2014年,扩充国内外产能,公司在深圳、湖北、越南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并 成立欧洲和美国分公司作为营销中心。2014年,雄韬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 上市。2015年至今,新能源与多元化布局,锂电池放量,进军氢燃料电池和钠电。 2023-2024年,雄韬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锂电业务迅速增加,同时海外市场收入占 比提升至74%。

  数据中心方面:铅酸电池产品主要为密封铅酸蓄电池,涵盖AGM、胶体两大系 列,应用于UPS电源、通信、储能等,获得过美国UL、欧盟CE、德国VDS等国际 权威认证。其推出的REVO系列电池产品,如REVO3.0 TPX600拥有600KW的超高 单柜输出功率,是业内少数达到此功率的产品,优化了成本、空间和安装时间。公 司的REVO锂电解决方案在菲律宾数据中心项目中成功应用,并且开发了针对AI时 代的UPS锂电池系统TPX600及具有极长循环寿命和卓越放电性能的TP200系统。根 据公司在互动平台上的回复,目前公司服务的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的直接客户的终 端客户中,有微软、英伟达、字节跳动等。 2015-2019年,公司收入从24.18亿元增长至29.3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4.94%,受铅价影响,毛利率从2015-2018年下降1.6pct,带动净利率从6.5%下降到 3.4%,盈利能力承压。2018年起锂电业务开始放量,2018年-2023年其营收占比由 16.12%上涨至44.94%。2020-2023年公司境外营收占比从61.87%上涨到74.36%, 境外营收波动较大,总营收增速受境外业务增速影响大。2023年总营收36亿元,同 比-11.72%,其中UPS电源蓄电池12.94亿元,通信蓄电池1.63亿元;毛利率18.01%, 净利率3.78%。2024H1营收15.84亿元,同比-25%,其中UPS电源蓄电池6.17亿元, 通信蓄电池0.69亿元;毛利率20.31%。雄韬正在推动原有的铅酸需求用户向锂电池 方向转移,但目前铅酸电池依然是公司最大营收板块。

  积极布局全球产品线,铅酸电池出口国内领先。公司成立于1999年,2010年在 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核心业务涵盖铅酸 蓄电池、锂电及储能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汽车起动电池等 领域。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铅酸蓄电池出口商,在全球化运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 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布局共计7个国际生产基地,产品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构建了覆盖全球数字基建生态的合作伙伴网络, 先后与京东、Amazon、万国数据等互联网巨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德国电信等全球通信运营商,以及曙光数创、世纪互联等技术先锋企业建立长期深 度合作。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产业发展对数据中心需求量开始上涨 的推动,公司目前正加快全球扩建步伐,以提升自身产能,满足客户对全球产业链 的需求。

  深耕铅酸锂电产品优势,数据中心业务板块持续突破。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 161.27亿元,同比+19.70%。公司将战略重点聚焦于扩大市场布局、投资创新技术 并抓住储能解决方案的需求增长,在各业务条线年,公司分 别实现数据中心及网络电池/起动电池/动力电池收入68.53亿元/59.32亿元/14.42亿 元,同比+9.00%/60.90%/19.20%。公司推出的模块化及可扩展的储能系统(ESS) 解决方案满足了市场对不间断供电系统的需求,在数据中心及后备电源电池市场保 持稳固地位。得益于全球汽车行业复苏以及公司在新兴市场的业务拓展,起动电池 业务实现了高双位数增长。公司持续深化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的 技术渗透。依据公司官网报道,2025年公司成功中标中国移动数据中心高功率铅酸 电池项目,订单总额达1.5亿元人民币,计划于今年4月启动交付。

  《电气设备-AI能源系列之二:铅酸电池:老树新花-供需紧平衡延续,涨价周期有望开启-广发证券[纪成炜,陈昕,高翔]-20250405【24页】》

回到顶部